返回

直播:嬴政带队通关无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千古一帝,秦始皇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抬头看向天空,秦朝的黔首也指着天幕惊呼。各朝各代看到突然出现在天幕上的人,也都不由惊呼出声。

    现在天幕的画面完全变样,背景是气势恢宏的咸阳宫,宫殿群连绵起伏,与天际线融为一体。宫墙高大厚实,以青色巨石筑就,历经岁月打磨,泛着古朴而庄重的光泽。墙头旌旗猎猎,黑色的旗帜上,金色的“秦”字随风舞动,彰显着大秦的无上威严。

    嬴政就站在咸阳宫的广场上,警惕的握着手中的鹿卢剑。这时,天幕上响起了气势磅礴的《天下归一》那震撼人灵魂的音乐,在空气中荡漾开来,让所有听到的老秦人都是热血沸腾。

    接着,一个醇厚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秦始皇嬴政,奋六世之余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,吞二周而亡诸侯,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而鞭笞天下,威振四海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,却匈奴七百余里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抱怨。

    废分封,行郡县,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,统一度量衡。

    秦始皇,无疑是华夏历史苍穹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,其卓越功绩与非凡气魄,犹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,千古之下,仍令人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祖龙嬴政,千古一帝,实至名归。

    汉文帝时期,贾谊木着脸看着天幕中的秦始皇,心里不停碎碎念:我可没夸那个暴君呀!请不要断章取义好不好?

    汉文帝则一脸笑眯眯的看着贾谊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夸道:“爱卿文章写的好!”

    贾谊强扯了下嘴角:“陛下,过奖了。”

    接着,就是秦始皇个人的一段VCR

    朕,统六国,天下归一,筑长城,以镇九州龙脉,为我大秦,护我社稷。朕以始皇之名,在此立誓:朕在,当守土开疆,扫平四夷,定我大秦万世之基;朕亡,亦将化为龙魂,佑我华夏永世不衰,此誓日月为证,天地共鉴,仙魔鬼神共听之!!!

    那威严的声音仿佛具有穿透天地的力量,久久回荡在上空,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激起了千层浪。那种震撼,让人忍不住眼眶湿润。

    嬴政愣在原地,自从那个声音开始夸他,他的眼睛就越来越亮。他没想到,自己在后人的眼中,就这么的……伟大吗?千古一帝,千古一帝啊!他忍不住想勾起唇角,但心里一直提醒自己忍住忍住,严肃,这么多人看着呢!

    天幕下,咸阳宫前,百官们听着那夸自家陛下的话,一个个都忍不住咧开大嘴笑了起来。千古一帝啊,那可是千古一帝,他们家陛下,是他们用心辅佐的陛下呀!他们也应该会随着他们陛下流传千古了,这怎能让人不高兴呢。

    秦朝黔首们,虽然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话,但是他们知道那是在夸他们大王,既然上天都在夸大王,那大王就一定是个好君王。这么好的君王,一定会带着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吧?他们满眼期望看着他们的王。

    然而,与他们心情相反的就是六国贵族,他们指着空中的天幕怒骂:嬴政就是个暴君,怎么可能是千古一帝?假的假的,都是假的,骗人的,这天幕就是妖言惑众,这天幕就是嬴政找来欺骗黔首的。这都是暴君的阴谋,阴谋!

    各朝各代,都不可思议地看着天幕上那个尽显威严的帝王。心中都有些怀疑人生:史书上明明记载,秦始皇就是个暴君,为什么天幕却说他是千古一帝?难道我们学的是假史书?但是不管怎么样,这好震撼好燃啊!热血沸腾了是怎么回事?

    秦朝之前各国征伐乱战时期,每代秦王都看着天幕上的那个威严的帝王,高兴的抚掌大笑:哈哈哈!是我大秦,是我大秦夺得了这天下,真是好子孙呐!

    突然想到什么,立刻派人去探查各国的动向。尤其是秦昭襄王时期,他叫人去查看嬴氏子孙是否有叫政的公子,可是反应上来的却是无。他有些惋惜,可惜这嬴政不是离他很近的子孙。这时有人提醒他,公子异人正在赵国为质,年前有一子出生。

    而这时的嬴异人,正准备放下孩子跟吕不韦离开。这个时候,长平之战过去没几年,赵国上下恨秦国人入骨,这些年两国战争不断,赢异人若是不想办法离开赵国,总有一天会身死在此。于是,他以千金贿赂赵国丞相郭开,找机会离开赵国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时候,他听到天幕的话,不可思议的看着怀中定下名字不久的孩子。扯开衣服将孩子塞进怀里,用衣服包裹住免得逃跑时掉出来。这可是千古一帝儿子啊!就是自己死了,也不能把这千古一帝儿子给丢了。否则就算是他回去了,大父也会砍了他的。

    秦庄襄王时期,嬴子楚看向坐在身边的少年,身形挺拔,虽尚未长成,却已有一股坚毅的风骨。脸庞轮廓分明,透着年少的青涩,却又隐隐有着日后君临天下的威严。一双眼眸深邃而明亮,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,其中燃烧着野心与坚定。

    “政儿,好样的。”他伸手拍了拍少年单薄的肩膀,畅快的笑了起来:“哈哈哈!我儿,千古一帝,父王会为你扫平障碍,将一个强大的大秦交与你,等你横扫六国,统一天下!”

    少年

第1章 千古一帝,秦始皇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